close

好的疼痛控制能減少許多不良影響,也能提升病人的就醫品質;成大醫院麻醉部醫師翁偉騰指出,該院於2019年建立手術前、中、後與各科部人員合作的「多模式止痛」流程,以降低單一種藥物的劑量及其副作用,在施行多模式止痛後,病人術後疼痛控制有明顯的改善,不只疼痛分數明顯降低,病人也給予相當正面的回饋。

成大醫院麻醉部醫師翁偉騰說明,過去術後止痛比較依賴單一種藥物或止痛方法,嗎啡類藥物是較常用的止痛藥之一,病人容易在止痛藥劑量調整時發生許多副作用,例如,為了止痛加強嗎啡類藥物,而引起病人噁心嘔吐。現在的術後止痛,則是改成使用多種止痛方式的介入,概念是「降低單一種藥物的劑量」進而降低副作用,因此會同時給予多種止痛藥與神經阻斷,以達到加成效果,這個方法被稱為「多模式止痛」。

翁偉騰表示,多模式止痛執行時,會依據病人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術前就開始給予口服止痛藥物,麻醉方法可合併神經阻斷與全身麻醉或區域麻醉,讓傷口造成疼痛前就預防性止痛,術中、術後繼續給予口服與靜脈止痛藥,並追蹤止痛效果,再考慮是否提高藥物劑量或再執行一次神經阻斷或其他止痛介入技術。

依據成大醫院追蹤膝關節置換術病人執行經驗,多模式止痛不只可減低止痛藥物副作用,也能增進止痛品質,接受多模式止痛病人術後調查時的疼痛分數都比一般止痛低,以「一般止痛:多模式止痛」來看,最痛的疼痛分數比較為「7:4」,疼痛分數下降很多,也有較好的活動及睡眠品質。

翁偉騰醫師指出,手術預期過程會有中度至劇烈的疼痛感受,病人必須在麻醉下接受手術;而開刀手術與其他可選擇是否麻醉的治療不同,強烈的疼痛感受會延續至手術與麻醉結束後,因此止痛與麻醉處理需延續至術後疼痛處理的介入。